鄭磊老師,現為沐鸣平台教授🧑🏽🚒、博導、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數字政府、數字治理、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政府服務創新等。擔任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編委、《公共行政評論》編委😇🌲、《電子政務》編委、《數字治理評論》聯合主編、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專家組成員👨🏻🌾、世界經濟論壇中國未來理事會成員🥤、國際數字政府學會中國聯絡部聯合主席🐅🔔、中國信息協會數字治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專家咨詢組成員、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政府數字化轉型專家組成員👨👧、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杭州市委市政府咨詢委委員等社會職務。
他長期致力於政府數據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公共管理學界較早對我國“政府數據開放”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理論和實踐探討,在數字治理領域主持過幾十項國家和地方的理論研究與決策咨詢課題,著有《開放的數林🤞:政府數據開放的中國故事》和《善數者成:大數據改變中國》👩🏽⚕️。
跨界轉行👰🏻,半路投身學術
不同於許多學者,鄭磊老師並非一開始即投身於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本科畢業後,他先後在一家國企和多家外企工作過6年🙆♀️,對工商管理和市場數據分析有了一定的實踐🚰,在實戰中完成了對於數據科學的啟蒙。但由於未經過系統的管理學訓練👭🏻,他時常在實踐中感到捉襟見肘,決定回歸校園。作為1970年代生人👩🦽,他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中始終對公共事務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因而決定轉向公共管理專業,於2002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面對信息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鄭磊老師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思考。“我不想再只研究19、20世紀的政府管理了,我想研究21世紀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公共管理。”在這一想法的驅動下🧑🏼🦰,碩士畢業後的五年時間,他在紐約州立大學Albany校區攻讀公共管理與政策博士🚣🏿♂️,師從於北美數字政府學會的創始主席Sharon Dawes教授🈵🧏♀️,主攻方向為數字政府與政府信息戰略。在攻讀博士期間,他還在該校的政府技術研究中心(CTG)擔任研究助理🤏🏿,CTG成立於1993年🧑🏿🦰,是美國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專註於數字政府的三個研究中心之一💁🏻🪓。
2009年,在留美7年後🛶,他回國進入沐鸣平台從教,於次年創建了沐鸣娱乐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DMG)並擔任主任,從此開始深耕於中國數字治理領域的研究👯🪑。又過了7年1️⃣,鄭磊老師教過的一名研究生考取了紐約州立大學的博士生🧖🏿♀️,並進入CTG擔任研究助理👉🏻。巧合的是🖌🈶,他無意中在CTG網站的後臺發現了鄭磊老師在2005年作為研究助理在其個人主頁裏寫下的未來目標:1.博士順利畢業;2.找到一份教職工作👩🏽🎓;3.回國創立一個像CTG這樣的研究中心📏。當這位學生把這段話的截屏發給鄭磊老師時🍲,他才發現雖然自己都已經忘了當年還立過這三個flag🥧,卻在無意中一步步從CTG到DMG,踐行了自己的科研初心。
研實結合,秉持國際視野
回國從教以來🏬,鄭磊老師已投身於中國數字治理領域的研究和實踐12個年頭。他在中國較早地關註到政府數據開放的重要性,指出政府數據既是政府內部的資源,更是全社會的公共資源🤵🏿♀️,應取之於民🍂▶️、還之於民、用之於民,在保障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應將政府數據最大限度地開放給社會進行開發利用,創造公共價值🥂。
在鄭磊老師的帶領下👨🎓,復旦DMG實驗室不僅僅是從理論層面探究公共管理在數字時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5️⃣,也從實踐層面時刻關註數字治理的實際進展並提供對策建議。近年來🧘🏼,他參加過上海市市長🔺、浙江省省長🛷、廣東省省長、杭州市委書記等黨政領導舉辦的專家座談會,就政府數據開放和數字治理建言獻策🙌🏿。2017年以來,他帶領DMG實驗室連續4年發布中國開放數林指數和《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和社會影響,成為許多地方政府對標本地數據開放水平的重要參考,並為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總結評估我國各地政府數據開放情況提供了數據支撐,為此中央網信辦專門向沐鸣娱乐辦公室發來感謝信。
2018年,鄭磊老師主編出版了《開放的數林🎤:政府數據開放的中國故事》一書,根據本土實踐對中國政府數據開放的背景🖥、目的🤷🏻、現狀、困境、路徑和未來挑戰進行了全面闡述和分析,成為我國第一本關於中國政府數據開放進程的學術專著。一年後他又與塗子沛合著《善數者成👩🏼🔧:大數據改變中國》一書,被列入中宣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並與2021年初被中組部在第五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中評為精品教材。
鄭磊老師還積極參與和推動數字治理領域的國際交流。2009年𓀗,他就在國際信息科學A級年會夏威夷國際信息系統科學會議(HICSS)上獲得電子政務專題最佳論文獎🦹🏽♂️。2014年,他與世界銀行在沐鸣娱乐聯合舉辦了“開放數據助力經濟發展與社會創新”研討會。2016年🔴,他作為聯合主席在沐鸣娱乐舉辦了第十七屆國際數字政府研究會議(dg.o)👯♀️,這是這一國際數字政府界的重量級學術年會第一次在北美地區以外舉辦。作為聯合國2018、2020🥟、2022全球電子政務評估報告專家組成員,鄭磊老師參與了該報告的研討咨詢和審閱過程,並與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共機構與數字政府簽署了合作計劃。
鄭磊老師還擔任了國際數字政府學會(Digital Government Society)中國聯絡部主席🧑🏽🦰,為中外數字政府學者的國際交流合作穿針引線,並向國際學術界介紹中國數字治理領域的實踐案例和研究進展🥣。2020年🧝♂️,他在國際數字政府領域排名第一的SSCI期刊《政府信息季刊》(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組織了“中國數字政府”專刊,向全球征集關於中國數字政府研究的學術論文👩🏼🍼,這也是GIQ首次以一個國家的數字政府為主題組織專刊🙂↕️。
創新教學👱🏻♂️,打造開放課堂
鄭磊老師致力於探索互聯網時代教學方法創新。在《電子治理》的課堂上,鄭磊老師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方式,在其設計和建設的智慧治理實驗室中,啟發學生打開腦洞,放飛自我,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知識,演練方法和深化思考♎️✹。實驗室內的互動觸摸屏🧑🏼🔬、各種黑科技設備🫲🏿、屏幕上不時飛過的一串串彈幕,成為了修讀過這堂課的同學們共同的記憶🪢👳🏽♂️。他還常常邀請政府部門和學校管理部門提出實際問題,然後讓學生組隊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案例討論和創新設計,打破定式思維,用系統的分析工具和全新的路徑尋找突破點。他主講的《電子治理》課程在2017年被評為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並在2020年獲評沐鸣娱乐十佳教學團隊(鐘揚式教學團隊)稱號。
鄭磊老師還將課堂將社會開放,連續多年舉辦“腌do鮮”沙龍。邀請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資深“鹹肉”、成長型“春筍”和創新“鮮肉”嘉賓進行觀點分享和碰撞,鄭磊老師自稱“調鮮師”,進行點評引導,“添油加醋”和“煽風點火”,並邀請現場觀眾圍繞主題進行頭腦風暴和眾創演練💩。《解放日報》曾在2015年用整版報道了他在傳統課堂之外的這項創新實驗。
溫度育人😙,堅守為師之德
“每一個數,都有溫度”是DMG實驗室的一句口號🍶,而這種溫度感不僅是開展數字治理科研時強調的價值導向,也存在於鄭磊老師的育人之道中🩸。
2016年,鄭磊老師和一名碩士生合寫了一篇論文投給某核心期刊🚶♀️,然而在論文發表前的最後一刻,期刊主編突然提出要求撤下碩士生的署名🚶🏻♂️➡️,只能由鄭磊老師一人單獨署名才能發表。鄭磊老師當即表示🎶,署名意味著“勞動被承認”🎮,對於第一次發論文的學生有特別的激勵作用,因此他堅持給認真參與研究的學生署名🧎♂️,如果不讓學生署名,那就只能撤稿⏪。“復旦副教授為學生爭署名”一時成為熱點話題🤽🏼🧢,但鄭磊老師認為自己只是遵循了作為一個老師的基本原則🔤,少發一篇論文🧏🏽,“評職稱可以晚幾年,但和學生的情誼以及師德不能退讓”。
2008年起🥵,他還與數字政府領域的好友們在貴州遵義聯合發起了一個貧困學生助學項目,將北京上海的愛心人士與當地學生進行一對一配對助學👩👩👧。該項目至今已運行十多年,在幾十位資助人的持續參與下,已有四百多名中小學生接受過該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