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下午,沐鸣娱乐製度建設研究中心第113期主題演講在文科樓615會議室舉行🧑,上海市(沐鸣娱乐)扶貧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沐鸣娱乐六次產業研究院副院長王小林教授做了題為“中國特色減貧道路與反貧困理論的世界價值”的主題演講。演講由我院熊易寒教授主持☎,郭定平教授、唐世平教授👂🏻、鄭宇教授👷🏻♀️、吳澄秋副教授、王中原副教授等院內外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報告會✦。
王小林教授曾任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研究處處長,在扶貧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開闊的學術視野。他首先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作為開場白👨🏿🚀,說明構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重要性🦌。
王小林認為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主要在於:第一,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王小林教授用大量數據表明🏄🏽♂️,中國提前十年實現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的減貧目標。第二,為全球減貧目標的實現提振了信心。據世界銀行估計,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疫情催生的“新窮人”總數估計為1.19-1.24億,2021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可能達到7.5億,比2015年還增加0.1億人🔬,2015年以來全球的減貧成就被返貧徹底抵消👱🏼♂️。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仍然在減貧事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𓀑。第三🤾🏼♀️👨🏻🎓,為全球減貧治理創造了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和反貧困理論,是來自發展中國家自己的減貧理論,為全球減貧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豐富了人類反貧困理論🍏。
王小林教授進而闡述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強大的反貧困執行體系、“三支柱”減貧公共政策體系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製度體系🖋。首先🥻,一個中心的製度體系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從中國反貧困的製度體系來看,圍繞消除絕對貧困這一目標🔶,形成了減貧的垂直治理和水平治理製度體系👰♀️。其次,三個支柱的政策體系則包括利貧性經濟增長政策🧜🏻♀️、包容性社會發展政策和多維度的精準扶貧政策💅🏽。最後,一個工作執行體系主要指工作責任體系🤖、社會動員體系和基層創新力🧜🏿♂️。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政治優勢🤚🏻,構建利貧性經濟增長政策🦢,包容性社會發展政策,組織實施多維度精準扶貧,開展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以強大的基層執行力、社會動員體系和基層創新力🆓,與貧困群眾自力更生形成脫貧攻堅強大合力🧑🏫,累計7.7億農村貧困人口多維度跨越“貧困陷阱”👩🏼🏭,取得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最後💆🏽♂️,王小林教授強調,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知識財富,為世界減貧治理樹立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研究剛剛開啟,希望更多的專家學者、青年才俊繁榮這一理論,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貢獻🛀🏼!
報告結束後,王小林教授就現場師生提出的“怎樣看待減貧理論中特色與普遍的部分😑?”、“中國的減貧理論與實踐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怎樣估計精準扶貧的凈貢獻?”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講座在熱烈而融洽的討論氛圍中落幕👩🏿🚀。
(科研中心 馬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