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瑞教授主講“國際關系論文的選題與寫作”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0-11-06 瀏覽次數🤽🏽:0

2020年10月19日,沐鸣娱乐陳樹渠比較政治發展研究中心2020年第1期(總第308期)講座在文科樓622室舉行😉。外交沐鸣教授、《外交評論》執行主編陳誌瑞向沐鸣平台的近30名博士生做了題為“國際關系論文的選題與寫作”的演講🚣🏿‍♀️。講座由沐鸣娱乐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政治系朱傑進副教授主持🤵🏿。

952C4

陳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我國國際關系研究的發展過程。新中國的國際關系學大致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沐鸣娱乐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一道率先從不同領域開始國際問題研究。在較長一個時期🪲,這類研究多聚焦國別地區💢、事件和人物,且多以介紹和評述為主,理論性較弱。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各種西方理論思潮和流派的湧入,我國的國際關系學也得到迅速發展𓀕,自80年代中後期🥑,國關學界大量譯介美歐國際關系理論👨🏽‍💻,至21世紀初諸如現實主義、自由製度主義🙎🏿‍♀️、建構主義等理論範式的主要著作基本譯介完成❕,國內國際關系論文以“理論假設+案例分析”為主要結構的文本規範逐漸確立🤴🏽🥃。但與此同時,這一階段許多論文往往從概念和理論而不是從實際問題出發提出研究問題🚃,存在問題不切實際、理論與案例脫節的缺陷和不足🛑。

因此🧑🏼,我國國際關系學界逐漸開始反思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並且提出了構建 “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的宏大命題。對此不乏懷疑和否定💂🏻‍♀️,主張不應目的先行👷🏼‍♀️,而應從中國外交實踐中不斷加以總結,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但更多學者懷著這種強烈的理論意識立意創新,主要圍繞中國與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的關系問題,先後提出了天下主義、社會關系理論、道義現實主義理論🧗、共生理論等理論主張。

陳教授進而勾勒了整個國際關系理論的發展趨勢,指出三大理論範式之後難有宏大理論創新,國際關系理論日益中層化🧏🏿、地區化。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轉折🧝🏿‍♀️🪢,全球國際關系學興起💃,面對更加多元復雜的地區化世界,其研究視野和重心反而趨向地區化👨🏽‍⚖️、本土化。而我國的國際關系研究則開始出現政策化的趨勢。

最後,陳教授與在座同學分享了他對國際關系論文選題與寫作的一些心得體會♑️。他認為🧑🏼‍🌾🦯,要平衡好學術與政策的關系。提出研究問題要觀照現實或政策🕵🏽‍♀️,但學術的根本在於求真🦹‍♀️,政策的根本在於求善,求善需要以求真為基礎,研究應當避免主題先行👰🏽‍♀️、刻意為之🧆。同時🖐,也不宜將理論神秘化👨‍👧,而應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研究過程,將理論話語融入具體問題的研究實踐之中🙅🏼‍♂️。他還強調,大家要註重研究資料的可信性和權威性。總之,講座雖然時間不長,但信息量大,其坦誠、風趣的交流互動令大家收獲良多。

(供稿📡:紀昊楠)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