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往察來 顯微闡幽——任軍鋒教授的學術探索之路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0-09-10 瀏覽次數🧮:1

任軍鋒🤦🏼‍♀️,沐鸣平台政治學系教授。哈佛大學中美富布萊特(Fulbright)研究學者(2009-2010),牛津大學"太古"(John Swire & Sons)高級訪問學者(2003-2004)。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學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國政治💋。著有《帝國的興衰》(2017)、《超越左與右》(2015)、《民德與民治》(2011)、《地域本位與國族認同》(2004)等,主編《共和主義:古典與現代》(2006),譯著《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寡頭統治鐵律》🐱、《政治科學要義》、《半主權的人民》等👰🏻‍♂️。主要開設課程包括:修昔底德戰爭史👱🏻、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西方政治史、西方政治學名著選讀等⏺🤸🏿‍♂️。沐鸣娱乐2011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第八屆全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授課導師(2016),復旦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年度優秀教師(2018)。

政治的歷史與政治的科學

在任軍鋒老師的學術探索中,有一種一以貫之的方法論努力🛀🏼,即溝通政治史學與政治哲學👩🏻‍🦳、歷史與理論、政治的歷史與政治科學。政治史與政治哲學的區別在於👨🏿‍🦰:政治哲學趨向“應然”,政治史則指向“實然”。政治史揭示人類政治生活不義的現實🧑🏻‍🦱,政治哲學意在探索人類政治生活正義的可能。政治哲學關註普遍性🐥、一般性,而政治史註重特殊性🧏🏽、具體性🧎‍➡️✭。政治哲學承載的是理智智慧,政治史蘊含的是實踐智慧。政治史與政治哲學又是相通的,實然與應然🤖、特殊與普遍🪪、具體與抽象、事實與理念、歷史與理論🧑‍🔧、史學與哲學,都是力圖理解人類事務乃至人自身不可或缺的兩翼。

DBC9A

貫穿任老師學術探索的問題史線索主要圍繞兩位西方思想人物展開,即古希臘的修昔底德和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以修昔底德為原點,任老師從西方精神大傳統中分殊出兩種小傳統之間的結構性張力,即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聖奧古斯丁—阿奎那一系為代表的“哲學”思想傳統與以智術師—修昔底德—色諾芬—西塞羅—普魯塔克—馬基雅維利—霍布斯為代表的“政治”理論傳統,哲學以揭示真相探尋真理為取向,政治以經世濟民安邦定國為職誌。柏拉圖與修昔底德、哲學與政治🍚、學術誌業與帝國事業💂🏻‍♀️、沉思(靜觀)的生活與政治(行動)的生活,共同構成了西方精神大傳統的基本外在框架和內在結構。任老師關註修昔底德🚵🏿‍♂️,因為在他看來,中國人認識西方更多地是透過柏拉圖一系的“哲學”思想傳統。修昔底德所揭櫫的“政治”理論傳統始終未能彰明較著,而這正是任老師的專著《帝國的興衰🧝🏻:修昔底德的政治世界》以及兩篇長文《‘立法詩’與‘悲劇詩’:霍布斯與修昔底德對觀》《帝國、政治與哲學:柏拉圖與修昔底德》的核心問題意識🥷🏛。任老師關註托克維爾🚰,因為托克維爾對西方大傳統在18世紀末所發生的大轉型做了系統的分析和診斷🚣🏽‍♂️,以法國大革命和美利堅立國為標誌🤦🏻‍♂️,傳統貴族社會走向沒落🧑‍⚖️,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迅速崛起,兩場革命不僅是劃時代的政治史事件,更是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史事件🙇🏼‍♂️,是19世紀甚至20世紀人類探索建立新秩序基本的理論和實踐框架🤸🏼,其流風余韻直至21世紀的今天依然不絕如縷。對此🫵,任老師在《德莫克拉西vs.德莫克拉東🫶🏿🚘:民主的兩種政治史路向》這篇長文中有系統梳理和深入分析🤱🏿。

透過文本觀照現實,借助現實激活文本

任軍鋒老師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渾然一體。他開設的課程均圍繞經典文本展開,兩門通識核心課“修昔底德戰爭史”和“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分別聚焦《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和《論美國的民主》,專業課程“西方政治史”所用文本每年都會替換,取舍標準首先在於文本與當下的問題結構能否在智性上遙相呼應,從希羅多德《歷史》🙏🏽、塔西佗《編年史》、馬基雅維利《佛羅倫薩史》《論李維羅馬史》到阿庇安《羅馬史》以及蒙森《羅馬史》,都曾作為課程的核心閱讀書目🌂。任老師的課程以點帶面🥋,橫向延展,縱向延伸,以學術史帶動問題史,透過文本觀照現實,借助現實激活文本🤥。任老師說,諸如希羅多德🙅‍♀️、修昔底德👨🏼‍🔬、馬基雅維利、托克維爾,他們與中國人的生存體驗和文明經驗有著內在的精神默契,如何充分發掘進而彰顯這種默契,關鍵取決於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93C29

任老師認為🫑,學生的選課過程是教師圍繞核心文本建立學術共同體的過程。作為學術共同體🤿,課堂上的教師和學生在文本面前是平等的,都是讀者。對教師來說,教學不應是單向的知識輸出過程💸,應當是師生之間雙向的智性激發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一道進行不斷探索新知和未知的發現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發起的學習之旅。當然✨,這些文本在學術能力和授課技巧兩方面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生澀的文本理論用日常化的語言重新表述而又不失其真?如何能夠在文本與語境、歷史與現實之間往返穿梭☘️?需要教師在自己的研究和教學過程中總結積累和不斷探索。

在復旦園,任老師的課程以嚴格著稱,他絕不在學術上遷就學生🚶‍♀️,不低估學生🕉,不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任老師的課程👨🏽‍🎤,要求學生在課前課後保證足夠時間閱讀文本😒,為了保證教學效果🔚,任老師會在課前突擊檢查,未完成課前閱讀的同學會被趕出教室,當然這只是偶爾使用的外在強製措施𓀉,其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首先沉下心來,做偉大經典溫順的聆聽者,在真正理解文本之前避免泛泛而論,切忌做不著邊際的所謂批評𓀌。

任老師盡可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趣味和創造力🤡,在充分把握文本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充分“消化”文本義理的基礎上🙅🏼,與生動的現實經驗有效對接🧑‍🏫,在將現實“陌生化”的同時,將文本“生活化”🧍‍♂️。通過課前閱讀——課堂互動——討論研修——主題展示——期末考試等各個彼此關聯的教學環節,從“進入”文本到“走出”文本,將著述家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真正化用為學習者自身智性成長的重要環節。

在任老師的教學大綱中,整個學期中每周課前需要閱讀的文本🥻、問題線索✔️、參考文獻👨🏽‍🏫、思考要點都有非常明確的提示。任老師要求每次課前有兩位同學主講,每人7-8分鐘左右,主講同學須提前準備👨‍👧‍👦💴,並在前一星期需要找老師面談🅰️,老師有針對性地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回去再修正補充💃🏽。課堂上,任老師並不是將自己預先準備好的講義講完了事👩🏽‍🍳,而是圍繞主講同學的議題和學生的疑問展開,這種“頭腦風暴”式的教學過程經常會有意外的驚喜發現。

新時代中國學人的使命

任軍鋒老師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實踐強調回歸經典,通過進入那些超越時空的並作為一個偉大文明承載者的大書✥,形成大視野,關心大問題,具備大關懷。

107BC

任老師說👮,沐鸣平台的大學亟待重新接續業已斷裂的精神傳統🧑🏿‍🏫,為此🔝,站在講臺上的教師重任在肩🙌🏽。教師的職責在於將學生導向那些“真正的老師”,即那些留下偉大作品的偉大靈魂🚼。偉大著作家往往誌存高遠👎,不為黨見所囿🤺,摒棄人欲之私,一心執著於真理的探求✊🏻。經典是逼真的🧏‍♂️,與倫常生活是切近的。教師的職責就在於讓學生發現並感受這種高遠與逼真、超拔與切近🤷🏻‍♂️,教會學生養成在文本世界與生活世界自由穿梭並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樣,閱讀經典的過程將是一場引人入勝的精神體驗🧘,學習者潛移默化🖲,在享受智性愉悅的同時,養成對真理的熱愛,對偉大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激情🏋️‍♂️。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