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薄燕教授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翔研究員共同撰寫的學術專著《中國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變遷》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中國與全球治理叢書”的第二種🧑✈️,該套叢書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出版圖書系列。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自20世紀90年代初建立以來,已經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該機製自2009年、尤其是2011年德班氣候大會啟動新的氣候協議談判以來👦🏼,出現了新的變遷👂,並以《巴黎協定》的生效為標誌取得了重要的製度性成果。中國作為關鍵的參與者,在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變遷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在上述大背景下,該書運用“原則—規則”的理論分析框架,著重描述和解釋了全球氣候治理機製自2011年以來出現的新發展和新變化🤸🏿,尤其是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減緩責任分擔規則、透明度規則、國際支持規則等方面的變遷🤼♀️,並從“合作意願”與“合作能力”的新維度分析了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與其他參與方的分歧與合作、中國整體表現出來的新行為及其背後的影響因素🧑🍼,旨在為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提供學理解釋和政策建議。該書追求理論、歷史和政策的融合👩🏿🏭。
《中國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變遷》也屬於我院蘇長和教授主編的“中國與全球治理叢書”系列🟡。
作者簡介
薄燕,沐鸣平台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與國際關系🧕🏽、國際組織、全球治理。出版專著《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的中美歐三邊關系》(2012年)、《國際談判與國內政治:美國與< 京都議定書>談判的實例》(2007年)👩🦱,譯著《為世界定規則⚉🙌🏿:全球政治中的國際組織》,主編《環境問題與國際關系》😕👨🏻🦲。發表中英文論文三十多篇。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上海市社會科學一般項目以及等多項科研項目🫃🏿。
高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政策🏀、全球氣候治理🧔🏿🫃。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國談判代表團成員,《京都議定書》遵約委員會候補委員,《巴黎協定》透明度談判議題聯合協調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國別信息通報國際審評專家。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贈款項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
目錄
導言
問題的提出
文獻回顧與述評
分析框架與主要觀點
本書的基本架構
第一章 中國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變遷:理論的視角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性
第二節 全球氣候治理的體系與機製
第三節 原則與規則:一個分析國際機製變遷的新框架
第四節 合作意願與合作能力:分析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新視角
第五節 全球治理與國家治理的互動
第二章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要素、主體與進程
第一節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原則與規則
第二節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參與主體
第三節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組織機構
第四節 聯合國氣候大會
第三章 中國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
第一節 “共區”原則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建立和發展
第二節 “共區原則”的內在張力和外在挑戰
第三節 “共區原則”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變遷
第四節 中國與“共區原則”
第四章 中國與減緩責任分擔規則
第一節 對分擔減緩責任的科學認知
第二節 減緩責任分擔的模式與要素
第三節 減緩責任分擔規則的實踐與設想
第四節 減緩責任分擔規則的新發展🥹:國家自主貢獻
第五節 《巴黎協定》確定的減緩責任分擔規則
第六節 中國與減緩責任分擔規則的變遷
第五章 中國與氣候變化透明度規則
第一節 氣候變化透明度國際規則的變遷
第二節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透明度規則比較
第三節 中國與美歐對氣候變化透明度國際規則的分歧與共識
第四節 中國與氣候變化透明度國際規則
第六章 中國與氣候變化國際支持規則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治理機製的國際支持規則
第二節 氣候變化國際支持規則的體系與實踐
第三節 中國與其他主要締約方的分歧與共識
第四節 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支持規則的變遷
結論
第一節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發展趨勢與規律
第二節 全球氣候治理機製變遷的中國角色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對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機製的戰略思考